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安徽普惠金融“一本账”助力民生发展
时间:2025-08-05 17:58:26来源:中国新闻网责任编辑:施少伦

《我的肉体幻想未剪辑》

  中新网合肥8月5日电 (记者 储玮玮)近年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下称“安徽金融监管局”)以普惠金融“一本账”工作框架为抓手,助力民生改善和经济结构调整。截至2025年6月末,安徽辖内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3.9万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达42.4%,居全国前列;民营企业贷款余额2.5万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连续37个月超过各项贷款增速;涉农贷款余额2.7万亿元,规模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算好金融供给“总体账”。为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安徽金融监管局印发《2025年普惠金融工作要点》,搭建普惠金融“1+2+X”政策框架。通过推深做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全省累计走访民营和小微经营主体726万户,基本实现走访全覆盖;推荐清单内经营主体获得授信率达97%,累计发放贷款6875亿元、47万户次。

  算精分类分层“明细账”。安徽金融监管局聚焦重点企业,分类施策提升服务质效。针对民营企业,出台专项通知,督促银行单列信贷计划。建立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对接机制,项目融资覆盖率达78%。上半年累计发放民营企业贷款1.6万亿元,占全部企业类贷款金额的六成,贷款利率低至3.45%。针对外贸企业,联合多部门开展全覆盖走访,建立受加征关税影响外贸企业精准帮扶机制,截至6月末,全省外贸企业贷款余额6277亿元,其中信用贷款占比达48%。

  算清融资成本“明白账”。安徽金融监管局在全省开展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透明化工作,要求商业银行填写《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明白纸》,保障小微企业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同时,深入推进普惠金融领域非法中介乱象治理,净化融资环境。截至6月末,全省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低至3.65%,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连续43个月下降。(完) 【编辑:李岩】

图片

  史语所考古组是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级考古机构。所长傅斯年在立所纲领《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中明确提出“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并要求该所同仁需“去扩张材料,去学设‘发冢校尉’,求出一部古史于地下遗物”。就在其成立的当年,考古组便在李济的主持下发掘了殷墟遗址,为新生的中国现代考古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我的肉体幻想未剪辑》  在昂昂溪,梁思永发掘了约200块陶片、一座墓葬及10余件骨器,并从地面采集了100多件石器和1件陶器。加上路卡什金先前采集的石器、骨器、陶片等700多件,共出土标本1000多件。只是因为天气骤然变冷,发掘工作在进行了三天之后被迫停工。于是,梁思永取道通辽、开鲁、天山、大板,在38天里步行逾1000公里,一路南下,将工作计划重新拉回到了林西。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网站编辑部信箱:changanwang@126.com | 招聘启事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23版权所有